动静健康 | 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原则-凯发k8国际首页
早期防治慢性肾病可以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,或者延缓甚至阻止肾脏病进展至肾衰竭,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1.注意休息、适当锻炼
慢性肾脏病患者特别需要注意休息,因为劳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,容易诱发感染;劳累或睡眠不佳还会使患者血压升高,加重肾脏损害。另外,劳累也会直接导致肾脏病加重。比如,直立时间过久,尿蛋白排泄量会增加。但是,适当的锻炼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合适的体重、维持糖脂代谢平衡、调节血压,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体质、预防感染。
合理饮食、保持合适的体重,戒烟、限制或戒除饮酒,避免感染,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,控制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、血尿酸等,都是防治慢性肾脏病所必须的。另外,根据具体病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,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2.饮食治疗至关重要
慢性肾脏病患者除了既要保证营养丰富,又要避免营养过剩以外,还要特别注意盐、水和蛋白质的摄入。盐摄入过多不仅容易造成水肿、血压升高,还有可能直接引起尿蛋白增多,最终导致慢性肾脏病加重。所以,慢性肾脏病患者一般每日摄取氯化钠不超过6克。水的摄入应根据不同的肾功能状态作相应的调整。如果肾脏排水功能正常,一般应保证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。如果肾脏排水功能已经减退,增加饮水量并不能增加尿量,反而易造成体内水分潴留,则要限制水分摄入的总量。但某些特殊的肾脏病患者,需要较一般人多一些饮水,如高尿酸血症的患者,适当增加饮水量可以促进尿酸从肾脏排泄。但肾脏排泄功能正常的人,也并不是饮水越多越好,过量饮水也会增加肾脏负担。
蛋白质的摄入需要考虑患者的营养需求和肾脏排泄功能两方面。一般地说,适当减少蛋白质摄入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尿蛋白排出。但如果因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的患者,则应该增加蛋白质摄入。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,低蛋白饮食可以减少尿毒症毒素的产生,建议这些患者的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天每千克体重0.6~0.8克,其中至少50%是高效价的动物性蛋白。其次要同时补充药物性α酮酸,以促进蛋白质合成。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严重营养不良,则应该将积极纠正营养不良放在首位。
3.控制血压是防治慢性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
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原发病因和加重因素。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较常人更加严格,至少需要控制在130/80 mmhg以下,如果尿蛋白排泄率超过1克/24小时,则血压应降至125/75 mmhg以下为宜,有利于延缓肾病进展。
另外,由于一部分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以免疫因素为主,所以对这一类肾病只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和(或)免疫抑制剂才能比较彻底地抑制慢性肾脏病的进展。当慢性肾脏病进入第5期即肾衰竭期,应该及时开始肾脏替代治疗,也就是血透、腹透或者肾移植,以替代肾脏功能,并预防各种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。